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穷人的作者是谁是哪个国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4 09:35:04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座高峰,他对人类心灵深度的描写得到了很多批评家和读者的肯定和赞美,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称他为“又一个果戈里”。

鲁迅也曾称赞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显示灵魂的深者,他敢于直视并写出灵魂的深处,所以有一些软弱无力的读者将他看作“残酷的天才”。

《穷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45年5月完成的小说,这部小说由五十四封书信组成,描写了穷人的悲惨和不幸。

通过感受小说中穷人的悲惨和不幸,我们不免会想到,在苦难和绝境中,穷人该如何自处,如何找到生路?

穷人的悲惨和不幸

在官僚体系的沙皇俄国存在着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被人称为“先生”和“老爷”,但是他们却饱受歧视和侮辱。

在这种生存状态下,他们穷困潦倒,命运不济,又被称为“老鼠”。《穷人》中的主人公杰武什金就是这样的人。

杰武什金是一个靠着抄写谋生的九等文官,他工作勤勉,生活安分,处事谨慎,可是兢兢业业干了三十多年工作,还是一无所有,穷困潦倒,甚至连买鞋子和制服的钱都拿不出来,他只能穿着破旧的靴子和制服,以及早改更换的衬衣和领带。

他太需要钱了,于是便想到去借高利贷,但是因为他没有拿得出手的抵押品,所以连高利贷都借不到。

他整天一副穷酸相,看起来很明显地低人一等,谁都可以欺负他,嘲笑他,侮辱他,连他的名字都成了别人挂在嘴边的用来辱骂别人的代名词。

在世人的眼里,穷人就连一块儿旧抹布都不如,是没有一点尊严和自尊心的,可杰武什金虽然穷,但并非没有自尊心,他为自己的贫穷感到深深的羞愧。

他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尽可能地将自己“隐身”,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上班时,他侧着身子悄悄溜进办公室,在自己的工位上埋头苦干。

杰武什金即使安安分分,默默无闻地生活和工作,但因为他的贫穷,他还是躲不掉人们的歧视和侮辱。

面对拒绝将刷子借给他的看门人,他内心感到绝望,由于衣服的破旧,他的纽扣在大庭广众之下掉落,他十分窘迫却又无可奈何。

《穷人》中还有一个主人公瓦连卡,她的父亲曾是外省某公爵大庄园的管家,家里生活富足,她有着幸福美好的童年。

但她的幸福日子却没有持续太久,公爵去世后,她的父亲被辞退,一家人搬到了彼得堡。很快,她的父亲因病去世,家里一下子没有了收入,生活开始变得困顿。

后来,瓦连卡和母亲投奔了她们的一个远房亲戚,但是那个远房亲戚并不是真心帮助她们,只是为了她父亲留下的遗产。

在得知瓦连卡的父亲并没有留下遗产后,那个远房亲戚就原形毕露,对瓦连卡和她的母亲进行虐待,瓦连卡的母亲被迫害致死,瓦连卡也在那个远房亲戚的安排下被一个地主强奸。

万般无奈的瓦连卡离开了那个远房亲戚的家,独自一人外出谋生,她那时只有17岁,并没有养活自己的本事,她贫病交加,艰难度日,受尽磨难。

在走投无路之际,瓦连卡认识了邻居杰武什金,虽然两人年龄相差很大,但由于他们都处在悲惨的境遇里,所以他们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还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杰武什金深爱着瓦连卡,他觉得他爱瓦连卡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瓦连卡,所以他竭尽全力对瓦连卡好,想要让瓦连卡得到幸福。

为了接济瓦连卡,他几乎卖掉了家里所有能卖掉的东西,但是他却担心懦弱,担心人言可畏,所以不敢与瓦连卡亲近,只能在礼拜天做弥撒时才能匆匆看一眼自己深爱的女孩儿。

为了缓解自己的思念之情,杰武什金请求瓦连卡将窗帘撩开,以便他可以从外面瞥一眼。

对于杰武什金的付出,瓦连卡非常感动,她觉得和杰武什金互通书信的日子是她最幸福快乐的日子,她希望杰武什金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大大方方地和自己在一起,但杰武什金却始终没有迈开这一步。

最后,瓦连卡为了不再拖累杰武什金,答应嫁给了当初侵犯她的地主,过上了更加悲惨的婚后生活。

杰武什金也在继续忍受着贫穷的折磨。

除了瓦连卡和杰武什金外,《穷人》里还刻画了很多穷人的形象,比如终日饱受折磨的奴仆捷烈扎,流浪街头的乞丐,为生活四处奔波却英年早逝的大学生。

这些人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无一不是悲惨和不幸的,这就是穷人的通病。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意识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也都和《穷人》一样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苦难。他之所以如此青睐“苦难”主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意识”首先是来自于他的穷苦出身和自身经历。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童年是幸福的,他父亲有一个大庄园,他在庄园里接触到了很多农奴,他耳闻目睹了“被侮辱被损害人们”的呻吟和眼泪,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农奴们的痛苦和绝望。

幸福快乐的日子并没有过太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母就先后病逝了,年幼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了一个孤儿,他的生活变得一贫如洗,还时常遭人排挤,很是痛苦。

22岁的时候,为了缓解自己的贫穷,改变苦难的日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穷人》是他的第一部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的生活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28岁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一场政治活动而被判刑,被流放到气候极端的西伯利亚地区,还被强迫参军,他被折磨了十一年,直到39岁的时候才被允许返回家乡。

在他43岁的时候,他深爱着的妻子和一直敬重的哥哥相继去世,对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后来,他穷困潦倒,甚至负债累累,为了讨债,他多次外出,最后得了癫痫病,在贫穷中死亡。

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的贫穷,孤独以及病痛让“苦难”这个主题深深埋进了他的内心和灵魂深处。

长期的贫穷与苦难摧残着他的意志,同时也让他有着异于常人的抗压能力。

他感受到了命运的种种不公,但是却能欣然接受,他改变不了命运,只能在苦难中提高自己的生命的价值。他遭受着苦难,也将苦难转化成文字,打动着万千读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意识”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不开。

19世纪的俄国内忧外患,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是让俄国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百姓备受折磨。

再加上封建制度的压寨,底层的劳动人民和农奴一样生活着,他们的人格和尊严都被无情地践踏着,饱受专制、暴力、疾病和贫穷的折磨,生活十分艰难。

而上层统治着却没有想办法改变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而是沉浸在骄奢淫逸的生活中,继续对普通民众进行压榨和剥削,让人民的生活的更加困苦。

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出来的故事大多发生在环境极其压抑的小地方,《穷人》的故事就发生在阴暗潮湿的小房间里,这里没有四季,没有光亮,只有无穷无尽的窒息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意识”与宗教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无数次探寻过人们生活苦难的原因,最后他在基督教的教义上找到了答案,他的“苦难意识”很大程度上来自基督教的“原罪论”,基督教认为由于人类始祖对上帝的背叛,所以人类生来就有罪,就要遭受无穷无尽地苦难的折磨。

他曾说过:“上帝把我折磨了一辈子。”

穷人如何寻找生路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穷人》中展现出来了三种贫穷的方式,第一种是物质的匮乏,第二种是由于社会地位的地下导致的尊严的缺失,第三种是精神上丰富的天性在不公平的社会上饱受摧残的磨难。

在展现穷人的贫穷和苦难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表现出完全的绝望,而是一直在通过主人公杰武什金为身处苦难可绝境中的穷人寻找求生之路。

穷人的第一个求生之路是精神胜利法,即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生活的物品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很年轻的时候给别人写过一封信,在信中,他抱怨自己的艰难处境,他说:“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我都必须遵守当前的社会规则,在潮湿的天气里,当你在帆布帐篷里被雨淋透,当你累了、冷了、没有茶水的时候,你可能会生病…… 而我只需要必要的两双简单的靴子。”

杰武什金在给瓦连卡的信中也提到过他喝茶是为了别人,为了面子和气派,不喝茶总觉得难为情。而且,他急切地需要一双好的靴子也是为了自己的尊严。

在他看来,热茶和靴子并不是自己生存的必要物件,他之所以需要热茶和靴子是为了支撑他保持道德胜利者的精神食粮。

穷人的第二个求生之路是心灵净化法,即肯定自我价值。

俄国文艺理论家库列邵夫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可以帮助摆脱经验主义式生理描写的条条框框。

对小人物的内心的深入刻画在杰武什金的身上尤其明显。他虽然物质贫穷,但他却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他不接受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

他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他觉得自己也有一颗与别人一样的心,他认为自己靠着抄写工作谋生并不可耻,他说:“我的每一块儿面包都是我自己的,都是靠着劳动得来的,完全有权力合法享用。”

穷人的第二个求生之路是精神食粮法,即通过大量地阅读文学经典,从中汲取精神食粮。

杰武什金曾收到过瓦连卡赠送的书籍,但是他却认为那本书是一本坏书,作品里描写的故事并不可信,因为事实上不可能有这样的小官,所以他郑重地提出抗议。

这是杰武什金的对自己不公平遭遇的辛酸抗议,也抒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些文学见解。

这三中方法虽然有点自我安慰的意味,但却是穷人们能找出的仅有的几条求生之路。


结语

《穷人》向读者展示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艰难与困苦,这种“苦难意识”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宗教影响有关,也是黑暗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是挥之不散的。

但作者却没有表现出绝望,他努力地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来探究身处困境的穷人的求生之路,也算是对“苦难”的安慰,对身处苦难中的人们的救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