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的“宝宝出汗”
针对不同情况的宝宝出汗,家长先找到具体原因,然后进行护理方面的调整。
1.吃奶时出汗正常
俗话说“拿出吃奶的劲”,对宝宝来说,吃奶本就是一项重体力劳动;宝宝吃奶期间和吃完奶后,身体都会有一定的产热。
宝宝吃奶时出汗,家长及时擦干宝宝身上的汗,必要时换洗贴身衣物即可。
2.睡觉时出汗正常
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上睡觉时穿盖过多、白天活动量大和睡前进食,宝宝睡着后的几个小时常常汗流浃背。
宝宝喝完奶后,家长可以陪伴宝宝进行较安静的活动,而不要马上睡觉。
家长还可以先给宝宝少盖一层被子,宝宝睡熟后适当增加到与季节相宜的被子。
3.头部爱出汗正常
宝宝的小脑袋爱出汗,尤其运动后和睡觉时。
婴幼儿全身毛孔开放少,有毛发覆盖的部位常见多汗;婴幼儿的交感神经(控制出汗的神经)易兴奋,不热也会出大汗,且头部更甚。
宝宝长大后,头部多汗的情况会逐渐消失。
夜里头部出汗小妙招:
在宝宝头下垫一块干净、干燥的毛巾,宝宝睡熟抽后去受潮的毛巾,保证枕头干爽。
孩子爱出汗
真不是缺什么
孩子单纯地出汗,只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更不是缺这缺那的表现。
可能有些妈妈会问:
为什么我家孩子和别家娃一样跑来跑去,和别人家孩子穿得一样少,别人家的没怎么出汗,偏偏我家娃满头汗,是咋回事?肯定就是缺了啥身子虚呗!
这种情况完全不必担心。这反倒说明孩子的汗腺发育比别人家孩子更完善,能够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这对孩子反倒是好事一件。
单凭孩子出汗,并不能说明任何健康上的问题,更不能成为孩子缺这缺那或体质虚弱的判断标准。
看孩子一出汗,一言不合就说“得补这补那”“身子虚”的人,不是想让你掏钱买补剂,就是真的需要看看这篇文章补补知识啦。
病理性多汗,别大意
除了生理性多汗以外,应当注意的是宝宝病理性多汗。
病理性多汗是指除生理性多汗外,宝宝在安静状态下由于某些疾病所致的汗多。所以,宝宝出汗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对于病理性多汗,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分清造成多汗的原因,再给予正确的处理措施。
1.佝偻病
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幼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幼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枕后脱发,这是婴幼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是由于宝宝营养不足、缺少阳光照射等原因,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D,从而造成血钙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至于汗腺分泌增多。只要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D和钙,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但是家长不能单凭枕秃、多汗就断定宝宝是缺钙。因为头部湿疹和中耳炎也都会导致宝宝频繁摩擦头部,导致枕秃。
2.积食
宝宝积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舌苔特别厚而白腻,或污浊不化,口气臭秽。若观察大便,还可看到大便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或大便不成形、气味酸臭。同时,患儿除了会有盗汗的现象,还常常出现腹部胀满不适、偏食、磨牙等情况。
3.结核病
如果宝宝不仅在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一直在出汗,同时还伴有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症状,那么宝宝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结核病。
结核病患儿白天活动时的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宝宝感染了结核,应带其去做肺部线检查或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4.低血糖
患此种病的宝宝除了经常出冷汗以外,往往还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
爱出汗的宝宝该如何护理?
1.及时补水
爱出汗的宝宝更容易缺水,家长应注意宝宝的水分摄入量,及时补充所需水分,以防宝宝脱水!
2.注意卫生
家有爱出汗的宝宝,家长要更加注意宝宝的清洁卫生,勤洗澡(特别注意清洁易出汗的关节部位),勤换洗衣物(给宝宝选用纯棉、透气、舒适的衣物),宝宝的被子和垫背也要经常拿出去晒晒太阳。
特别强调
由于汗液会一直聚集在宝宝的皮肤上,就可能会导致皮肤的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因此,宝宝出汗时家长要及时帮宝宝把汗蘸干,尤其是比较胖的宝宝,家长要更加勤快一点,多给宝宝洗个澡。
3.不要穿盖过多
宝宝的穿盖要和大人的保持一致,大人穿多少宝宝穿多少!可千万别自己嫌热,穿的超凉快,还一直给宝宝加衣服。
4.经常开窗换气
室内每天要定时通风,保持环境凉爽,遇到气温过高时,可适当使用电风扇或空调,以减少出汗和帮助汗液的蒸发,但要注意不要让出风口对着宝宝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