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等级通常分为 三个等级,具体分类如下:
这是最高级别的低保,针对的是最为困难的家庭。一级低保家庭通常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三无对象”,属于长期重点保障户,按照常保标准全额补助并发放爱心救助卡。
这是次一级的低保,针对的是相对困难的家庭。二级低保家庭的主要成员可能是老、弱、病、残等,靠自身努力难以改变贫困状况,需要长期享受低保待遇。
这是最低级别的低保,针对的是相对较为困难的家庭。三级低保家庭的主要成员通常有劳动能力,但可能由于某些原因暂时处于失业或待岗状态,有就业潜力。
此外,农村低保还可以分为三类:
为低保常保对象,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的“三无对象”,属长期重点保障户,按照常保标准全额补助并发放爱心救助卡。
为低保非常保对象中的长期保障户,即家庭主要成员为老、弱、病、残等靠自身努力难以改变贫困状况的家庭,需要长期享受低保待遇,按照非常保标准差额补助,高于平均补助水平。
对象为非常保对象中的短期保障户,即家庭主要成员有劳动能力,比较年轻、身体较好、有就业潜力的各类待岗失业人员,属隐性就业问题突出、就业几率大的家庭,按照非常保标准差额补助,低于平均补助水平。
综上所述,低保等级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家庭的困难程度和具体情况进行划分,以确保不同家庭能够得到相应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