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六个月建仓期接近尾声,徐彦新基仍没动静,投资者:我在这基金里躲牛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20:20:00    

财联社9月10日讯(记者 吴雨其)年初以来,A股市场的节奏可谓“令人意外地热情”。指数接连上攻,热门赛道层出不穷,甚至有不少投资者调侃,“随便买点就能涨”。一时间,主动权益基金全面复苏,许多新发产品在成立后迅速火线建仓,几个月便实现净值翻红,收益动辄超过两成。而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背后,却有一只基金选择了“站在原地”。

它就是由老牌基金经理徐彦掌舵的大成兴远启航,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几乎没有动作,净值也始终维持在面值附近。有市场人士比喻称:“面对市场的疾风骤雨,它像是一艘尚未离港的船,静静停泊在岸边。”

牛市当前,“零建仓”的操作一度引发广泛争议,有投资者直言“我在这只基金里错过了一整波牛市”,更有基民发出灵魂拷问:“都这行情了,怎么还不下场?”

而身处舆论漩涡中心的徐彦,最终在中报中给出回应。他承认尚未系统建仓,并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与以往相比已发生巨大变化,估值回归理性令他不得不更加谨慎。然而,这份谨慎是否会错失良机?在其他新基已然全速起航的背景下,大成兴远启航的“躺平”显得格外醒目,也让建仓节奏这个原本专业性极强的话题,首次被推上了大众投资者的舆论场中央。

市场热浪席卷,老将“躲牛市”引争议

当市场大盘持续走高,基金净值普遍上涨时,一只几乎“原地踏步”的新基金却迅速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今年3月11日,由大成基金明星经理徐彦管理的大成兴远启航正式成立。然而,半年时间过去,这只基金的净值波动却近乎可以忽略不计。截至9月9日,A类份额净值为0.9983,C类份额更低,为0.9953,处于“水下”状态。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该基金仅重仓两只股票,分别是安图生物和美团,从资产配置上看,他的股票仓位仅有0.73%,现金占净值比高达84.95%。

市场的质疑声从5月起开始蔓延。早在该基金首次公布净值涨幅仅为0.01%时,社交平台上便有持有人发问:“4月初我都加仓了,你还没动?”随着行情回暖,愤怒情绪进一步积聚。在东方财富网、天天基金网等社区,不少投资者用“我在大成兴远启航躲牛市”来表达心中的失落,质疑声也从基金运作延伸至基金经理徐彦本人。

面对“牛市零建仓”的拷问,徐彦在2025年中报中给出回应:“基金成立三个多月,仍处于建仓期,几乎没有操作。上半年在投资上乏善可陈,我管理的其它多只基金只取得了小幅正收益,大部分都跑输同行。甚至很多时候投资时并不是在关注企业长期价值,而是在判断股价短期涨跌。”

他强调不认为这两者在赚钱上有高下之分,但出发点完全不同。该基金没有操作的原因是:“其它基金自成立以来已有一定浮盈,且净值基本在历史新高附近,本基金则是从零开始——坦白说,这里的问题并不只是有没有浮盈作为安全垫,而是我得有多大的突破才能接受一个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其它基金的最终业绩说明判断股价涨跌始终不是我的强项。”

他还在朋友圈用一条自嘲式的转发回应舆论风暴:“点赞尴尬,不点赞也尴尬……就跟在这行情下建仓时差不多嘛。”

但直到如今,大成兴远启航的净值仍无明显起色,仓位变动迹象不大。在产品合同所设定的6个月建仓期限即将到期,市场的目光聚焦于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真正“起航”?

同期新基已然冲锋在前,火速建仓成主流操作

事实上,相较于徐彦的新基“按兵不动”,今年以来成立的大量主动权益基金,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完成了建仓,迅速参与到这波市场行情中。尤其是在4月市场反弹开启后,多数新发基金几乎以追风速度进场,不乏刚刚成立便大举建仓的案例。

Wind数据显示,自2025年初至9月9日,公募市场共成立近200只偏股型基金,其中多数基金募集期短、建仓迅速。如9月3日成立的中欧制造升级,近几日已有较为明显的净值波动,再如8月26日成立的建信医疗创新,成立以来净值增长达到2.45%。

而和大成兴远启航同日成立的安信均衡增长,年内净值增长已达到20.12%,华安半导体产业、华商研究驱动等产品年内净值增长均超过20%。对比之下,大成兴远启航的“零建仓”策略显得尤为突兀,投资者不禁发出质疑:“好行情都让别家基金赚了,为什么这只还在原地踏步?”

一位业内渠道人士透露:“很多新基金在募集期就开始择时布局,拿到资金后第一时间就建仓,特别是科技、算力相关主题,涨幅可观。”

当然,也有少数尚未建仓的基金存在,但多为8月或9月新成立的产品,仍在法定建仓期初期。例如8月29日成立的金元顺安乾利,或是9月2日成立的永赢锐见先锋,8月26日成立的国金红利量化选股等等,目前净值也未大幅波动,仍维持在1左右,从时间逻辑看属于正常建仓准备期。

但对徐彦的新基金而言,从3月11日至9月9日,已近6个月,理论上应已接近建仓尾声,但目前的净值仍未有明显波动。如此长时间的“躺平”式运作,自然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有业内人士评价称:“不是不能慢建仓,而是牛市环境下,这种操作容易与市场情绪脱节。一旦短期看错方向,投资者很容易转投他基。”

值得注意的是,大成兴远启航成立时的规模达到13.25亿元,属于当季规模前列的新基。然而据二季报披露,该基金已出现赎回现象,规模降至9.89亿元。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徐彦坚持价值投资、对估值体系要求严格,但在一个阶段性投机情绪高涨的环境中,这种“慢工出细活”的策略未必能获得市场理解。

业绩“冰火两重天”,同为新基,命运却各异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今年成立的新基金,业绩表现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今年新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已有4只产品净值涨幅突破50%,中欧信息科技、景顺长城新兴产业、景顺长城医疗产业净值超过60%。与之对应,也有约24只新基年内净值告负。

涨幅靠前的基金多集中于赛道型主题基金。比如重仓AI算力、机器人、医药等热点板块的相关产品,在过去几个月中几乎“一路高歌”。而多数主动权益基金也通过紧贴风口实现了阶段性收益。某位基金销售表示:“客户现在最常问的就是,有没有成立不到半年的产品收益已经涨20%以上的。”

相较之下,那些未及时建仓、错过阶段性行情的基金则表现相对黯淡,部分甚至因仓位过低而录得负收益。例如部分基金在净值上几乎维持1元面值甚至略低,很难令认购者满意。

这也将一个更大的行业议题推上台前:在当下市场风格快速切换、赛道轮动频繁的大环境下,价值投资还能否坚持“慢即是快”?基金经理是否应该在建仓节奏上兼顾市场趋势与长期理念?某头部公募研究员指出:“关键还是信息披露与投资者预期管理的问题。既然基金合同没有规定建仓时间必须在首日完成,那么基金公司在路演时应明确说明策略。否则,投资者自然会以行情的热度衡量基金的表现。”

徐彦被誉为“价值派三剑客”之一,任职回报超100%的产品不在少数。然而,在短期行情大幅上行的背景下,这样一位以稳健著称的老将,反倒成为投资者“踏空怒火”的焦点,也暴露出当前基金行业在产品销售、策略沟通、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诸多挑战。

(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