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美国政府单方面发起“关税战”,不但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给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带来巨大挑战。外部不确定性骤增,国内企业该如何应对?人民日报发声: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天塌不下来。近日,海报新闻记者分赴浙江义乌、山东临沂等地的外贸企业调查采访,看他们如何想办法、拓市场、找出路。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海振 张一帆 记者 杜郑敏 济南、淄博报道
今年4月,在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关税的第一个星期,济南金胜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批发往泰国的木工雕刻机组件正在装箱。这家有着约20年出口贸易经验的企业,如今外贸业务中的对美订单占比已不足10%。
几乎同一时间,在山东淄博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的手套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赶制发往德国、丹麦、加拿大的订单。而2018年以前,这里70%以上的货是供给美国市场的。“关税战反而加速了我们的全球化进程。”蓝帆医疗防护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大广说。
近期,美国政府单方面发起“关税战”,给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带来了巨大的混乱和不确定性。喧嚣中,一批像金胜星机械、蓝帆医疗这样的外贸企业却顶住了压力,应对之间颇为从容。海报新闻记者深入上述两家企业,探访其在业务拓展上“全球织网”,以多元化布局逐步化解“美国风险”的路径。
两年前就开始“转舵”布局东南亚市场
前不久,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一期)火热举行。济南金胜星机械的展位上,一台搭载智能算法的五色3D广告字打印机演示的“一键生成3D彩色字体”功能,吸引了来自巴西、越南、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等国家的采购商驻足询价。
4月中旬开幕的广交会上,金胜星机械的展位前,驻足询问的外国客商络绎不绝。
金胜星机械是一家研发生产雕刻机、激光光纤机、石材雕刻机等数控机械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面向国内外提供高品质数控设备。由于产品持续畅销,公司已经在在英国、俄罗斯、泰国等多个国家设立了代理商。
“这次美国持续加征关税,对我们的出口业务影响不大。公司出口美国的订单占比不足10%。可以说,对美贸易是我们出口业务里比较小的一部分。”4月22日,金胜星机械外贸总监张倩男告诉记者,目前,虽然有一部分出口美国的订单暂缓交货,但并未影响到利润率。
如今的从容来自公司两年前就开始的“转舵”。
张倩男回忆,早在2023年,公司外贸订单量出现了一次明显下滑,这引起公司决策层的警惕,次年便果断调整了发展方向,将公司业务重心转向东南亚市场。通过与当地代理商深度合作,公司不仅拓展了销售渠道,交货周期也从45天缩短到20天以内,还降低了一部分关税成本。
除了开拓新的市场,金胜星还在提升产品质量上加大了投入。调整后的产品结构分为低、中、高三个价位,“一台普通设备的价格为1.7-3万元人民币,高端产品能做到上百万元一台。”张倩男告诉记者,调整后,一方面可适应不同市场、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金胜星机械生产车间。
短短两年内,金胜星生产的设备在东南亚市场的保有量就增长了300%。张倩男认为,正是由于提前布局多元化的海外市场,这次“关税战”并没有伤到公司出口业务的“主动脉”。
“现在公司一年销售额能做到8000多万元,其中出口部分占6000万元左右。”她盘算着业绩,信心满满。
“世界很大,不是只有一个美国市场”
走进蓝帆医疗的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忙碌的气息。目前,该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下旬。
作为中国医疗防护领域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行业内首家上市公司,蓝帆医疗主营业务包括两个板块:一是高端医疗心脑血管器械,二是医用手套。相比之下,医用手套板块受到的影响则比较大,心脑血管器械业务基本不受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影响。
要知道,蓝帆医疗正是靠着医用手套起家的。就在几年前,该公司主营业务还只有医用手套一项,其中90%以上产品出口,这里面又有超过7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市场。
然而,当下,蓝帆医疗却显得颇为从容。
“关税的增加对我们肯定有影响,但冲击不是特别大。” 刘大广道出了背后的奥秘。2018年,公司在对美市场遭遇一次危机后意识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不行的。公司当机立断,战略性布局非美市场,重点开拓欧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金砖国家等市场,加大投入做新产品研发,逐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现在来看,成果还是很显著的。”刘大广给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2018年之前,公司每年的医用手套出口总额约2亿美元,大多来自美国市场;到2024年,手套出口总额比2018年增长了2倍,其中三分之二的增量来自新开拓的非美市场。
刘大广向记者展示蓝帆医疗生产的出口医用手套。
“世界很大,不是只有一个美国市场。”在行业内深耕多年,又经历了危机与转型,在刘大广看来,公司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他分析,中国化工产业的供应链非常完备,单一国家的贸易政策很难对我们的供应链造成结构性影响。以蓝帆医疗为例,手套产品主要有丁腈手套、PVC手套两种。这两个细分产品的产业链,中国的优势都是最大的。在他看来,这种供应链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成本优势。
眼下,蓝帆医疗对美出口业务占比已经降到了三成以下。公司与100多个非美国家的600多家客户建立起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蓝帆医疗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0-30%。
“手握订单,心里不慌。”刘大广笑着说。
把“高墙”变成“跳板”,政府支持让企业底气更足
政府支持和政策利好也让山东外贸企业底气更足。
“今年广交会上,我们现场成交了4单,另外还有10个意向客户正在谈判中。”张倩男告诉记者,今年是金胜星机械第二次在“中国外贸第一展”广交会上露脸。公司首次参展是在2024年,正是市、区的联合举荐,为他们提供了接触全球客商的机会。
更让张倩男感到贴心的是,当地政府还为像他们这样的外贸企业提供了出海参展补贴,同时组织海外访问团来公司交流洽谈,帮助企业了解最新的海外市场情况、保税区利好政策等。“这些都缓解了高关税带来的成本冲击,还帮我们开拓了新的跨境电商渠道。”她感激地说。
“美国高关税的背景下,我们加大了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以进一步响应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为国内患者做好保驾护航。”刘大广说,凡事都有两面性,“关税战”对高端心脑血管医疗器械业务甚至还有利好。过去几年,公司牢牢抓住集采政策带来的利好,布局高端医疗器械国内市场,目前在全国已拥有覆盖约2900家医院的销售网络。接下来,如果能继续抓牢国产替代和新兴市场机遇,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很有好处。
此外,在防护手套业务方面,蓝帆医疗充分利用国内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销售网络,布局品牌与流量矩阵。线上,公司充分与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联动;线下,主营产品已进驻上千家大型商超和4000余家便利店,有效对冲了出口压力。
“把别人的‘高墙’,变成自己跃向更高处的‘跳板’。”走出金胜星机械与蓝帆医疗的厂区,记者想,这或许就是这场“关税战”中,中国制造给出的最有力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