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许立波 每经编辑:程鹏,陈俊杰
5月7日晚间,“医美三剑客”之一的昊海生科(688366.SH,股价53.17元,市值123.99亿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针对蒋伟被立案的具体情况,昊海生科未在公告中详细披露,仅表示据公司了解,蒋伟涉嫌内幕交易的事项与昊海生科股票无关。
昊海生科还表示,本次事项系对蒋伟个人的调查,其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蒋伟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开展调查工作。
5月7日当天,昊海生科报收53.17元/股,跌0.21%,市值124.0亿元。
昨日,昊海生科刚刚公告了公司股票回购进展。据悉,2025年4月30日,昊海生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约14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2.33亿股的比例为0.64%,最高成交价为63.5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9.25元/股,成交总金额约为8594万元。
昊海生科此前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业绩已伴随医美行业放缓。公告显示,2024年昊海生科实现营业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1.04%,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乎停滞,整体毛利率由上年的70.46%下降为69.89%。
其中,高毛利率医美玻尿酸产品的营收及其占公司收入比重持续增长,推动昊海生科整体毛利率向上提升,但报告期内,眼科人工晶状体、眼科粘弹剂及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等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冲抵了玻尿酸对整体毛利率增长的贡献。
今年一季度,昊海生科仍未扭转业绩下行趋势。公司披露的一季报显示,2025年,昊海生科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19亿元,同比下降4.2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031.21万元,同比下降7.41%;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
昊海生科业绩的下行,反映了玻尿酸以及医美行业竞争之激烈。中信建投研报表示,短期来看,在玻尿酸新产品放量催化下,昊海生科医美业务有望维持高增长,今年昊海生科人工晶体及眼科粘弹剂产品集采影响有望逐渐出清,并借助产品及渠道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带动整体眼科板块实现稳健增长。中长期来看,昊海生科积极推进在研项目,着重扩充眼科和医美创新产品,未来有望持续巩固行业优势地位。
国盛证券认为,昊海生科玻尿酸增长势头良好,驱动医美板块稳健增长。“海魅月白”开始贡献收入增量,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品。集采执行导致人工晶体终端价有所下降,中高端产品快速上量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代理老品牌OK镜受消费疲软、竞争加剧影响增长乏力,自主新品牌表现靓丽。眼科创新产品研发进展顺利,产品线持续丰富。
公司官网显示,昊海生科是一家应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及转化、国内外资源整合及规模化生产,为市场提供创新医疗产品,逐步实现相关医药产品的进口替代,成为有关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于2015年4月30日、2019年10月30日分别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全国首家“港股+科创板”生物医药上市公司。
据昊海生科新近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蒋伟、游捷为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分别为6652.80万股、4032.00万股,持股比例为28.53%、17.29%。一季报显示,蒋伟和游捷为夫妻关系,是昊海生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据昊海生科2024年年报,蒋伟之妻游捷2004年7月至2014年7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担任临床医生;2014年8月至2022年7月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曾任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2018年1月至今任上海昊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自2010年7月起任昊海生科董事,并于2014年12月调任非执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蒋伟作为昊海生科创始人之一,并未在上市公司内担任实际职务。
作为昊海生科实际控制人,蒋伟与游捷凭借对公司的长期持股,已在资本市场积累了可观的财富。2025年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蒋伟、游捷夫妇以73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3206位。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许立波
编辑|程鹏 陈俊杰 盖源源
校对|段炼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