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镇江:深耕“村晚”文化品牌 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9:30:00    

在当下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镇江市以“村晚”为突破口,在品牌建设、文旅融合、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将“村晚”打造成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促进文旅消费升级的有力引擎,为乡村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直达基层:打造文化盛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文化服务的价值,最终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镇江市聚焦这一目标,以“村晚”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基层文化盛宴,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村晚”舞台成为展示多元文化的精彩窗口,既有传统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示,如恒顺香醋酿制技艺、酱菜酿制技艺、上党挑花、宝堰米酒酿造技艺等,以精湛技艺展现本土文化魅力;也有融合现代元素的演出,如舞蹈《看山看水看中国》、女声独唱《月光漫金山》、中西器乐合奏《太极琴侠》,演员们活力四射,用欢快旋律与优美舞姿点燃现场氛围;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更是紧扣乡村生活,诙谐幽默又饱含生活智慧,引得观众笑声、掌声不断。这些优质节目,均由镇江市文化馆精心编排,并结合群众反馈不断优化。

自今年“百场村晚下基层”启动以来,镇江“村晚”走进了高新区蒋桥街道、丹徒区谷阳镇、上党镇、宜城街道、高桥镇等地,将精彩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每到一处,都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早早来到现场翘首以盼,现场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村民们对“村晚”赞不绝口。“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演出,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节目,太开心了!”丹徒高桥镇四方村的张大爷笑着说。“村晚”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村民们交流情感、凝聚乡情的重要平台。

品牌塑造:打造“村晚”特色名片,提升文化影响力

镇江市文广旅局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品牌建设,精心打造了“百场村晚下基层”“我要上‘村晚’‘镇’好‘艺’起来”等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这些品牌活动自开展以来,成效显著。2024年以来,已有2个村成功入选国家级村晚示范展示点,9个村入选江苏省村晚示范展示点。通过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两年内累计开展村晚活动428场,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线下服务群众近2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让广大乡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盛宴。

丹徒区谷阳镇便是镇江“村晚”品牌建设的杰出代表。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群众文化基础,谷阳镇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自2005年起,谷阳镇持续举办近20届“双阳文化艺术节”,这一活动已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草根春晚”。活动培育了规模近400人的“双阳”文艺展演团队,参与人数逐年递增,表演形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戏曲、舞蹈、武术、舞龙舞狮、大型腰鼓、民族乐器演奏等多种类型,在全区乃至全市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成为镇江乡村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潜能,助力经济发展

镇江坚持将“村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村晚”的经济带动作用。在举办“村晚”活动时,巧妙地将文艺演出、乡村旅游、文创展示、非遗市集、现场直播等元素有机结合,打造出“吃、玩、赏”一体化的综合性文化活动。

活动现场,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优秀群众文化团队、优质文创企业、名优农副产品商户齐聚一堂,全方位展示镇江丰富的文旅资源。文创集市中,“何以镇江”“文物伴我行”等巡展以“文物实物+图片”的新颖形式,全方位展示镇江文物保护与考古的最新成果,并提供互动体验,让观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非遗集市上,恒顺香醋酿制技艺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彰显镇江文化底蕴;广电集市提供多项生活类服务;农产品集市展销“百村百品”农创商品,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通过这种融合模式,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与消费者,带动线上线下消费。他们在欣赏精彩文艺表演的同时,还能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特色文创产品和农副产品,体验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同时,积极推动“村晚”活动在国家公共文化云、江苏公共文化云、镇江文旅微信公众号等多个线上平台同步直播,每场演出吸引万余名观众参与。这些活动让群众沉浸式感受乡村文旅魅力,使“村晚”成为展示才艺、文化交流和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

机制创新:引入社会力量,保障活动长效开展

为确保“村晚”活动持续、高效开展,镇江市文广旅局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一方面,组建“百场村晚下基层”工作专班,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保障了活动的顺利筹备和组织实施。

村晚现场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活动招商,吸引社会赞助资金。2024年,镇江对成效显著的10场“村晚”给予共计28万元资金扶持;2025年,与江苏有线镇江分公司联合开展“百场村晚下基层”暨“欢乐大舞台”智慧广电乡村行,覆盖全市57个乡镇和街道,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开展“村晚”活动的积极性,为活动的长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未来,镇江市将继续深化“村晚”品牌内涵,拓展文旅融合发展空间,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村晚”活动向更高质量、更具影响力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多镇江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 朱伟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王丽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