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凯波的葡萄种植园。
宁波慈溪市坎墩街道国庆果蔬农场负责人邬凯波,是一个在葡萄园长大的青农人。去年10月底,他种植的阳光玫瑰出现在了澳大利亚的超市货架上。
8年前,这位中专毕业的“农二代”还在杭州开着网约车,当时的他从未想过会成为带领家乡葡萄走出国门的“第一人”。
城市青年返乡
从10亩试验田开始
和大多数人一样,小时候,邬凯波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如今,30岁出头的他,除了儿时未完成的梦想,人生已经尝试了无数种可能——
2013年,邬凯波从计算机网络专业中专毕业,彼时的他,渴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杭州,他做过外贸公司文员,开过网约车,还在酒店后厨打过杂。空闲时,总会不自觉地想念家乡那片遥远的乡村,那里有他童年的欢笑,有父亲的汗水,还有那片挂满葡萄的农田。
2017年底,因父亲生病,农场无人管理。看着人来人往的城市,邬凯波想回家的念头愈发强烈。
随后,他放弃城市的生活,接过了父亲承包的20亩地。
回到家乡,他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跟葡萄打交道的邬凯波。
望着那片耕耘多年的葡萄园,邬凯波的心中萌出了一个“新潮”的想法。
当时,市面上阳光玫瑰等高端葡萄新品种能卖到上百元一斤,他想替换家中的葡萄品种,却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
父亲种了大半辈子的巨峰葡萄,凭借老品种的多年口碑,一直能带来稳定收益。如果替换,就需要学习全新的种植技术,推翻过往熟悉的操作流程,其耗费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成本难以估量。
“新老”思想在农业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邬凯波深知,农业发展日新月异,唯有求新求变,方能在未来市场站稳脚跟。新品种蕴含的巨大潜力,就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他,让他决心迈出这一步。
于是他和母亲各退一步:10亩地给他试验,剩下的还是按老方法种植巨峰葡萄。
那段时间,邬凯波四处搜寻学习资源,积极参加各类种植培训活动,听专家讲座,在田间实操。从土壤酸碱度的精细调节,到灌溉时机、水量的精准拿捏,再到施肥配方的科学调配,每一个环节他都反复钻研、实践。
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本一亩地只能产2500斤至3500斤的巨峰葡萄,如今可产4000斤至5000斤阳光玫瑰。近几年即使价格有所下滑,但阳光玫瑰最低价仍然能卖到7元-8元/斤,远高于4元/斤的巨峰葡萄,邬凯波的全年经营收入达到了200万元左右。
原本反对的母亲,也加入了研究葡萄新的品种。
在“青农贷”等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协助下,邬凯波在两年内将承包的土地面积扩张到了80亩。
从最初的小规模试种,到大规模引种,邬凯波的葡萄种植之路也渐渐走上正轨。
带领农户和工人
实现农产品丰产又丰收
“每年上半年的农事多,我最近就雇了20多名工人来疏果,其中4名是长期工。以前他们在工厂上班,工厂停业后就到我这儿了,每年每人能挣六七万元左右。”邬凯波介绍。
不只是工人,他还带领周边10多位农户一起推进农业改革,大多数人已经把巨峰葡萄换种阳光玫瑰,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收。
农业之路,注定荆棘丛生。
2023年开始,网络上关于“阳光玫瑰品质下降”“价格大跳水”等消息铺天盖地,邬凯波蹲在地头刷手机,越刷心越凉。但心里的那根弦始终不肯松:即使价格跌了,品质也不能跌!
当下,他做了两件事——
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以及光照强度,确保每一株葡萄都能在最适宜的生长环境里健康长大;
第二件事,在葡萄园内开起直播间,让网友看着葡萄长大,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可他的葡萄品质。
葡萄园。
2024年9月,邬凯波将刚收购的千余公斤阳光玫瑰整理打包后,移入慈溪市绿琴果蔬农场的冷库中冷藏。
“错峰销售,价格会高不少”,邬凯波告诉记者,“新鲜的阳光玫瑰能在冷库中鲜藏1至4个月之久。”
作为慈溪市最大的阳光玫瑰产区,坎墩街道阳光玫瑰种植面积超1000亩,单体规模在10亩以下的葡萄种植户近百户。单体小户获取市场行情、政策信息的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遇到行情不好或者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年份,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许多零售商看准了葡萄产量多不经囤,会和我们压价。”邬凯波透露,如果不想滞销,就只能被动接受经销商较为低廉的开价。
而将阳光玫瑰及时储存到空闲的冷库,等到销售旺季一过,再拿出来错峰上市,打个“时间差”,就能卖上好价钱,实现农产品丰产又丰收。
敢想敢干
勇做慈溪葡萄“出海”第一人
去年,有个做外贸的朋友随口说:“你这葡萄,在澳洲能卖得更贵。”这句话,让一个大胆的念头“破土而出”——让慈溪葡萄漂洋过海,开辟国际市场。
据了解,当时,葡萄出海在宁波尚属首次。为此,邬凯波开启了大半年的忙碌。
出境水果在各方面的要求都极其严苛,无论是水果包装、废弃果子的处理还是农残检测,对邬凯波而言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比如,“出海”葡萄的包装盒,国外客户指定1公斤/盒,还要使用环保材料。邬凯波团队试验过十几版后,才定稿。
2024年10月20日,邬凯波的葡萄终于叩开澳大利亚市场的大门,首次踏上异国土地。
初战告捷,他信心爆棚,乘胜追击拓展海外版图。
在一个月后举行的迪拜“中东有机水果展”上,邬凯波满心骄傲地摆出了团队精心培育的优质葡萄,搭配着承载着慈溪千年韵味的杨梅及其特色衍生饮品一起展示。客商蜂拥围聚,品尝过这些来自慈溪的“甜蜜使者”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通过这次“摆摊”,邬凯波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业精英,与他们深入交流、洽谈合作,成功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客商牵手,签订合作协议……
站在自己悉心照料的葡萄藤下,邬凯波依然充满感慨。
做农业,就像葡萄藤一样,根得扎得深,枝要伸得远。
“我是邬凯波,一个在葡萄园长大的青农人。我的梦想是让更多人享受到农业改革的甜头,助力更多农户、工人的钱袋子富起来,让慈溪农业走向世界,让家乡的美味越过高山大海,飘香在更广阔的世界版图上。”邬凯波说。
甬派客户端记者 袁先鸣
编辑 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