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双循环”格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走进去”“融进去”,日前,由常州大学和《中国企业报》集团共建的常州大学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正式成立,成为国内首个聚焦中国企业出海研究的高校研究机构。
“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的成立,正是为了适应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形势而来,是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探索。”在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第一次筹备会上,常州大学校长陈海群表示,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将立足长三角产业高地、面向全国,充分整合政产学研资源,打造集战略研究、企业咨询、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国企业出海平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走进去”“融进去”提供全链条支撑和全方位指导,助力破解全球化进程中的痛点与难题。
在当天筹备会上,来自常州大学和《中国企业报》集团的各界专家一致认为,按照常州大学经管学科的发展思路和《中国企业报》“一专三全”的战略规划,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的成立“正当其时”。专家们指出,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应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同时,研究院要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研究,深入分析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政策法规变化以及文化差异,通过搭建境外中资企业服务基地、举办企业出海培训班以及发布行业研究报告等方式,全方位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
据悉,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现设五大研究中心,包括:企业创新研究中心、企业出海政策研究中心、国际化人才研究中心、文化出海研究中心、海外发展安全研究中心。五大中心多层面构建了服务中国企业出海的落地渠道,致力打造一站式出海服务平台。
“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的成立,不仅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推动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更是常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和生动样本。”常州大学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执行院长苏赢表示,中国企业出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时代所需、大势所需、未来所需,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深度整合国资和央企的案例优势、整合中国国资报道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智库优势,更好助力常州产业升级,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赢得更多机遇,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介绍,常州大学作为江苏省与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高校,在能源化工、安全工程、国际经贸等领域积淀深厚,学校拥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含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等。常州大学将整合校内吴敬琏经济学院、史良法学院、跨文化研究院等学科资源,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常大智慧、常大方案、常大力量,为国内高校的产教融合提供新范式。
《中国企业报》自创刊以来始终恪守“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办报宗旨,在财经报道方面业已形成独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推动企业和园区的发展,发挥着独特作用。2010年,《中国企业报》提出专业化财经媒体、全媒体发展格局、全球化资源整合、全产业链价值服务的“一专三全”的战略。本次与常州大学合作成立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将助力《中国企业报》在智库型媒体建设上扩面提质。(江金骐 白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