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一场文旅集市活动正在上海举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客人驻足,其中有不少都是银发族;在上海豫园商圈,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境游客纷纷参观古典建筑、享受传统美食……
这是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在上海街头与景区实地走访时所看到的场景,银发族和入境游客成为上海旅游市场的主力客群,而联合了赛事与特色主题的旅游也受到游客追捧,加之消费券助力,上海文旅市场正在升温。
银发族潜力巨大
“我很喜欢旅游,已经去过很多城市,自己还是很喜欢一些特色路线,比如崇明的农家乐就非常不错,可以联动很多活动。接下来我今年还打算去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今天特意到旅游集市来看看。”年近七旬的黄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深度挖掘并释放银发旅游市场的消费潜力,上海旅游相关部门、企业与社会组织正携手共进,从供给侧发力,推动旅游产品与服务的适老化升级。日前,以“深化文商旅融合,打造活力社区消费圈”为主题,2025长宁文商旅嘉年华开幕,活动将持续至4月19日,为游客带来持续5天的多业态融合新体验。
“我们的产品其实是全品类的,以银发族的产品为主要特色,这也是目前非常具有潜力的市场。2025年嘉年华开幕首日营业额,同比2024年嘉年华首日增长近120%。截至目前,‘五一’假期出游预订人次同比超过去年同期近30%,60岁及以上预订人次占比近50%,同比超过去年同期。其中,上海本地游产品保持高热度。”春秋旅游市场部总经理王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春秋旅游方面表示,银发族旅游产品将着眼于行前、行中、行后三个关键服务阶段,从产品设计、资源优化、服务接待、讲解服务、餐饮安排、交通保障以及行后质量反馈等七个维度,对银发旅游服务标准进行全面升级。
携程集团敏捷项目部总经理、携程老友会项目负责人王欣欣表示,目前,携程老友会入会用户已超200万,粉丝体量超400万。携程老友会内部已成立专项项目组,将更注重开发文化体验类、游学研学类和养生康养类的旅行产品。
“我们是专门做老年旅游的旅行社,银发族不仅要体验旅游,还要结合聚会、交流等多种活动。就在近期,我们成立了‘征乘假期’品牌,我们与上航国旅合作,今后会启动包机合作,给老年游客带来更多产品。目前我们还与一些餐厅有所合作,推出老年游客的一日聚餐和午后休闲活动。来参加活动的本地老年人非常多,市场潜力巨大。”上海众兴国旅相关负责人唐红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赛事游与入境客拉动消费
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提出通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扩消费活动品牌,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推动商旅文体健深入融合,打造国际友好消费环境,进一步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据悉,此前的F1赛事就拉动了上海汽车博物馆游览和嘉定当地的赛事主题游。
不论是赛事还是本地旅游,都吸引了不少入境游客。第一财经记者日前走访了外滩、豫园等商圈,在现场看到不少外籍游客参观游览。
“我是和我的朋友Mario一起来上海旅游的,我们来自西班牙。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我觉得一切都非常好,这些古典建筑、本地文化以及非常诱人的中国美食,我都十分喜欢,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商品可以购买。我觉得这几天的时间都不够,我太喜欢这里了,我希望我下次还有机会再来上海旅游。”正在豫园游玩的Fernando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2025年以来,上海口岸出入境客流持续攀升。上海边检总站披露,今年一季度,上海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1015.3万人次、出入境(港)交通运输工具7.2万架(艘)次,分别同比增长约27%、18%,环比增长9.9%、1.4%。随着中国陆续出台或恢复各类免签政策,特别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国际游客纷至沓来,外籍人员“中国游”持续火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口岸出入境外籍人员数量达265.1万人次,特别是在上海空港口岸(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口岸),上海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出入境外籍人员241.7万人次,同比增长49%。
3月中旬,“阿依达·星辰号”和“海洋光谱号”靠泊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共带来近4800名外籍游客入境,创下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2011年开港以来单日入境外籍游客数量最高纪录。
“如今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具有主题和特色的路线会更有市场,就客源来看,入境游客对于本地文化特色的项目会更感兴趣,而具有充裕时间的银发族则是另一个具有潜力的旅游消费群体,尤其在邮轮旅游等细分产品方面有很大促进作用。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上海文旅市场将迎来新高峰。”资深旅游业分析人士、高级经济师赵焕焱认为。
(文内图片摄影,任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