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呼和浩特首创城市公司作为首府污水处理的主力军,通过智能加药、精准曝气、更新工艺等措施,实时感知水质“脉搏”,不仅实现从“人控”到“智控”的飞跃,提升了管理效能,更是实现了药耗和能耗的双重优化,为首府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走进章盖营污水处理厂,众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令人眼前一亮,在这里,水质参数被实时监测,实现了以分钟级的频率采集水质数据变化,通过智能模型的运算,能够精准调控加药设备的运行参数,若水质水量突变时,系统还能即刻报警并自动调整加药策略,维持污水厂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支持远程监控与维护……
“我们这套系统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加药控制,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化管控,不再需要人工频繁地去巡检或者取样化验,极大提高了管理能效,这套系统的应用是我们公司推进智慧水务建设的重要成果。”在智能加药系统前,呼和浩特首创城市公司设备维保部经理李翔宇向记者介绍,“智能加药系统具有多方面突出特点,运用智能算法精准计算加药量,避免药剂过量或不足,能够做到将药剂投加的误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保障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同时降低药剂成本。”
始建于2005年的章盖营污水处理厂,经过两次改扩建,目前全厂总体处理规模为12万吨/日,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2024年,章盖营污水处理厂全年污水处理量达到3800万吨,处理后的水主要用于工业回用以及景观用水,极大缓解了我市城市用水需求,起到了很好的节水效果。而通过更新改造一批高耗能设备设施,同时依托智能加药系统、在线监测系统以及厂级化验室等智慧水务平台实现精细化运营,实现了电耗、药耗的大幅降低。
在呼和浩特首创城市公司检验中心,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正在为污水处理规模占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力近90%的六司八厂科学调控工艺过程、水质管理达标、节能降耗提供科学、客观、准确、及时的水质检测数据和药剂检测数据,促进各厂合规运营。该中心成立于2012年底,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22人,配有各类仪器设备69台(套),检验检测固定场所面积500平方米。“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水质、泥质、水处理剂进行化验,一方面通过监测实时的进水水质、过程样水质、出水水质数据,对其指标比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进行分析,确保污水按要求进行处理,是否能达标排放;另一方面对工艺调节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给出精准的数据依据。对出水的水质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水质达标排放。”呼和浩特首创城市公司检验中心化验室主任孙慧娟说,通过数据积累,污水处理厂还可以根据检测数据来更新改进工艺,通过对工艺进行调节,从而更好地处理污水。
优质水处理工艺能显著降低水的浊度、去除悬浮物、微生物及有机污染物,确保水质清澈透明。在经历了数次提标技术改造后,公主府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工艺一路升级,从最初的CAST工艺到SBR+MBBR工艺再到多级AO工艺,使出水水质达到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
“公主府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每日5万吨,深度处理项目每日5万吨,2023年经过第二次技术改造后,目前采用的是先进的五段巴顿甫工艺,技术改造后日电耗降低了大约10%,药耗也下降了大约40%。”公主府污水处理厂厂长常俊飞对记者说。
生态就是效益,环境就是民生。呼和浩特首创城市公司经过17年的深耕发展,现经营管理6家项目公司,下辖7个污水处理项目、1个污泥处置项目,业务范围覆盖呼和浩特市建成区全域。目前,该公司通过应用高集成智慧水务运营系统及多维度全流程水质监测,年均高效处理污水约1.65亿吨,全部达到或优于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做到100%达标运营。
呼和浩特首创城市公司副总经理代博表示,下一阶段,公司将以节水行动为契机,深化技术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效能。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武子暄)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