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五四精神传承有我】“00后”女警荣子心的警营青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7:55:00    

2023年夏天,荣子心从一名公安管理专业的警校生转变成了光荣的人民警察。她对警营的生活充满想象与向往:也许有街头巷尾的追捕对峙,还有惊心动魄的抓捕擒拿……

但,她在指挥中心的工作却有不断闪烁的电子警单与永不停歇的键盘鼠标声,无数条指令从指挥中心发出,一部部对讲机串成了人民群众最坚实的防线,织就了一张无形的平安之网。

荣子心深知:这是不闻其人、但闻其声的坚守,她的战场早已从拳脚交锋的具象场景延伸至数据与电波的无声博弈。

“纸上谈兵”到“实战淬火”

公安管理专业的理论积淀让荣子心自信于撰写材料,但第一次拟写半年工作总结便遭遇“滑铁卢”。看着丰富的材料数据却难以找到该阶段突出的工作问题,这让她意识到,办文不是辞藻堆砌,更不是固定模板的套用,而是用数据与事实构建决策支撑。

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一份优质的材料,必须带着泥土的气息浸润实践思考。在办公室,服务决策要如穿针般精准、文件流转要如引线般精密、会议筹备要如下针般细致、材料拟写要如织锦般全面……恰如《孙子兵法》所言:“其布阵也,如织锦之经纬,一丝不乱;其应变也,似绣娘之银针,一针见血。”

在警校时,老师教过如何接处警,但都是已经设定为敏感案事件的模拟调度学习,回归实战真正握住对讲机时,才发现各类警情的处置需要经验,更重要的是需要敏锐的发掘敏感点。

初来乍到的荣子心因缺乏这些课本里没有的素质,内心十分紧张焦虑。但凡事都有第一次,在领导的指导下,她经历了第一次自己调度处理敏感警情、第一次自己写信息快报、第一次响应省州警力拉练、第一次自己飞警用无人机、第一次自己独立值班、第一次自己开调度会……在每一次调度处置中不断努力、总结、成长,让自己的处警动作千锤百炼,值得推敲。

还记得一日值班的晚上,一家长报警称自己的女儿走失失联,晚上没返回学校读书,电话也打不通,自己又在外地。顿时,各种可能在荣子心脑海中浮现。她告知同事可以去河边定位看一下情况,同时请派出所做好准备,同步联系班主任了解女孩去向。

几分钟后,同事反馈称河边没有看见女孩。派出所的同志不断联系班主任并去学校、女孩家了解情况,最后在学校厕所找到了女孩。将女孩的情况反馈给其家长后,家长连连表示感谢。一次次的接处警让荣子心明白:要在平凡中嗅出风险,在平静中看见暗涌,指挥室里的每一秒冷静判断,都是对“人民至上”誓言的无声践行。

“懵懂马虎”到“思辨总结”

目前,荣子心已处理各类文件600余份,严格规范公文流传、存档,及时将文件要求传达、布置到位;拟写部门、全局等的工作总结共计30余篇,在各类专项行动期间收集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做法上报材料共计20余篇;完成拟写方案、对接会务、服务接待等工作及ppt制作进行汇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完成,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保障,并参加2024年黔南州公安局文秘大比武获“通报表扬”一次。

从办文办会办事中,她总结出自己的“四要四不要”工作法——“四要”是规范,“四不要”是提醒:一是要立足解决问题,不要流于形式。用数据反映问题,用鞋底丈量警情,坚持问题导向,实实在在推动问题解决。二是要善于集思广益,不要自以为是。积极与领导、办案民警、处警民警沟通,广泛听取吸收意见,为推动落实起草行之有效的方案。三是要及时对标对表,不要出现硬伤。要第一时间与各级最新文件和会议精神对标对表,确保文稿用语与现有权威表述一致。四是要注重工作总结,不要有头无尾。全面回顾工作、提炼经验做法、查找问题及原因。

在过去值班期间里,荣子心共处置4800余起警情,报送信息快报100余篇,聚焦“情指行”一体化,延伸指挥调度“敏感嗅觉”,总结出了自己“处警五步法”:定位——研判——调度——关注——闭环。指挥中心的调度系统上,每一次警情标注都是思考的烙印,每一条处置流程都是经验的结晶,作为新时代青年民警,从“数据搬运工”到“决策参谋员”,她是警营中的“思想者”,以总结为梯、以思考为翼,在“平安贵定”的蓝图中书写新担当!

“浮躁慌张”到“静水深流”

荣子心刚到办公室接触写第一份材料时,就要写一篇从派出所的角度出发“为民服务”的演讲稿。当时的她写出来的东西还不够成熟,一次次被打回重写,心态逐渐崩溃。领导们便对她说:“公文不是流水线产品,每个标点都要实实在在对得起群众的承诺”。

这句话如当头棒喝,让她开始理解:材料写作是“绣花”,更是“修行”。要细致的写好一篇材料,就要深入进去、沉得下来仔细思考,这也是为什么写一篇材料会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加班常态了。

现在,荣子心同志已经会从四面八方关注工作成效、收集工作数据,并从繁杂的数据中抽丝剥茧发现已有问题,再与相关领导、前辈交流后根据实际拟写下一步工作决策。当然,材料不是只坐在办公室就能写出来的,涉及案件的报告、说明等材料,荣子心会亲身去现场了解、亲口去与同事沟通分析、亲耳去听当事人的陈述;涉及总结性材料,她也要亲自去找各部门询问成效、抓住亮点,从沟通中出实效。

通过积累工作经验,荣子心已经能从报警人语气、背景音中捕捉隐情,也能通过方言差异,确定报警人具体位置,提高接警效率。她还记得有一起警情,报警人语气十分平和,报警举报某酒店内存在卖淫嫖娼,当具体问报警人如何获此线索时,其开始支支吾吾地说认识嫖娼的男子,但再问男子是谁时,又转口说不知道。荣子心通过查询该报警电话发现,此人有重复报警记录且多为家庭婚姻感情纠纷问题。在与报警人的耐心沟通下,报警人这才承认是怀疑丈夫出轨,想请民警抓个“现行”。荣子心深刻体会到,坐在指挥室一分钟,就要绷紧认真负责、理性分析的“责任弦”60秒。

指挥中心大厅的灯光从不熄灭,正如青年民警的初心永不蒙尘,从“浮躁慌张”到“静水深流”,这场修行教会了荣子心:真正的守护,不仅是冲锋陷阵的豪情,更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当新的暴雨预警响起时,她依然会守在对讲机前——因为她知道,每一份精益求精的材料,每一次孤灯坚守的夜晚,都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最朴素的诠释。

通讯员 杨姝洁

编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泰铭

编辑 陈杨

二审 梁晓琳

三审 张发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