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98期|142家公司暴露ESG风险,新能源企业绿色光环下有黑色阴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0:00:00    

2025年8月第2周,142家上市公司曝光风险事件243起,风险指数393.9,其中治理风险占19.2%,环境风险占17.5%,社会风险占63.2%。中国中铁、中国铁建ESG风险级别达到V级。桂冠电力建设光伏项目违规占用林地、内蒙华电旗下控股公司风电项目建设碾压草原值得关注。

2025年6月,桂冠电力旗下公司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龙美村、汶炉村、龙袍村、古砦乡十五坡村四个行政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未能及时办理占用林地手续,违法占用林地的面积约17.5公顷,相当于25个足球场。被柳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罚款28万元。也是在6月,内蒙华电旗下公司因为项目建设碾压草原被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罚款169万元。

这两起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缺失,也反映出新能源行业在追求规模扩张过程中对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忽视。尽管光伏和风电被视为“绿色能源”的代表,但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破坏行为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桂冠电力旗下公司在柳城县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时,未能及时办理占用林地手续,违法占用林地17.5公顷。这一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关于林地用途管制的规定,破坏了林地原有的生态功能。林地不仅是碳汇的重要载体,更是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屏障。企业为了抢进度而绕过审批程序,本质上是将短期经济利益置于长期生态安全之上。

内蒙华电的控股公司在锡林郭勒因项目建设碾压草原被罚款169万元,看似数字巨大,但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其恢复成本远超经济赔偿。草原一旦被重型机械碾压,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将遭受不可逆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

企业的“绿色能源”标签并不意味着对生态破坏的豁免权。山林和草原的清洁能源项目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但背后并非没有环境代价,项目建设阶段对土地的开发和生态破坏的违规事件频发,暴露部分清洁能源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的漏洞,企业需要建立更全面的环境责任观,将生态保护与项目开发置于同等重要位置,通过科学选址、技术创新和严格监管,实现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责编 康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