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空中警察”申请出战 合肥公安不断拓宽无人机实战应用场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0:56:00    

来源:合肥在线

无人机在人流密集场所开展常态化巡逻。

5分钟精准锁定欲轻生男子,联合地面警力开展救援;利用热成像搜索,很快找到溺水者;交警通过无人机“喊话”,提高通行效率……

记者从合肥警方了解到,无人机已运用到各类警务实战场景中,并不断延伸到基层派出所接处警工作中。

“空中警察”的“出战”,实现了全市警用无人机全天候、全时段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在案件侦察、搜索救援和交通事故处置等领域迅速形成技战法,不断提高市民的安全感。

支援各类实战案件250余起

前不久,深夜时分,合肥董铺水库附近,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仅仅用了5分钟时间,就精准锁定了搜救目标,并联合地面警力开展救援。

这是无人机助力民警实施“空地一体”联合救援的一幕。

事发当晚,合肥警方接到警情,一名男子在董铺水库附近欲轻生,已长时间处于失联状态。接警后,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队员携带无人机及相关设备迅速赶到现场,协助救援。到场后,辅警葛俊伟仅用5分钟便发现一处可疑热源,经研判确定为轻生男子。

危急时刻,现场民警张国辉立即利用激光镜头标定具体位置信息,同时打开无人机探照灯进行空中指引,协助家属利用无人机喊话器与男子保持沟通,稳定男子情绪。最终,在无人机的精准定位和家属的耐心劝导下,该男子放弃了轻生念头,在地面救援人员的施救下,轻生男子获救。

这样的搜救并非孤例。

合肥市公安局发挥警用无人机视角广阔、机动灵活、挂载多元的优势,成功处置多起救援警情。

不久前,一名男子在包河区某处湿地失联,疑似溺水。救援民警徐敬宇到场后使用无人机进行热成像搜索,很快发现湿地河内可疑轮廓,降低无人机高度至5米,同时打开机载探照灯,为地面救援人员指明具体位置。

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合肥市公安局警用无人机共支援各类实战案件250余起,搜救25人。

“空中执法”守护交通安全

机动车保有量飞速增长,对交通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治理拥堵?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运用到合肥的交通管理中。其中,合肥市公安局交管部门紧扣城市交通治理新需求,打造实战型“无人机+交通管理”创新应用模式,成效明显。

2月28日,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六大队执勤民警在无人机实时回传画面中发现:巢湖服务区附近一辆大货车发生自燃。民警无人机“飞手”利用无人机喊话器,在车流前端处加强告知喊话,维护好现场安全秩序并提高通行效率。最终,交警部门联合消防、路政力量妥善处置了该警情。

无人机不仅能及时发现异常,还能够快速绘制事故现场图,推动事故快处。

合肥交警自主研发无人机交管应用系统,并搭载交通巡查、交通执法、交通事故快处等功能模块,在依托语音喊话实现对简易事故快撤基础上,融合了制图功能,通过在无人机上搭配事故现场勘查终端,后台可自动生成交通事故现场图,全面提升交通事故规范化处置水平。

目前,合肥交警已组建一支无人机实战型“飞手”队伍。配置各类无人机100多台,停机坪400多块,日均飞行200余架次。

截至今年3月,已累计执行飞行勤务时长4630个小时,发现并联动“铁骑”处置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施工占道、交通违法等影响交通通行事件2600余起。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合肥交警还专门配备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和机巢“蛙跳”无人机,并联动警车巡逻、视频监控巡检,实现对高速公路路况的立体监测。

同时,他们依托多旋翼无人机便携、小巧优势,在服务区、收费站进行秩序管控、文明宣传和违法处罚,重点开展施工路段巡查,及时发现、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全时段开展巡逻防控

目前,合肥在低空经济领域已集聚众多产业链企业,如何将这一优势运用到警务实战场景中,打造公安新质公安战斗力?

“我们充分利用本地无人机的优势,向空中借力与布局,最大力度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服务力。”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刘涛表示。

据了解,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重视飞手培养和装备建设,目前已拥有116名持有公安部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B2及以上驾驶执照的飞手,并组建了市级无人机战队及分县(市)局无人机专业小组。

在装备建设方面,合肥全市已配备无人机199架、无人机机场7座,以及多套固定和便携式侦测设备。

近年来,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不断拓宽无人机实战应用场景,对接基层派出所,将警用无人机深入应用基层派出所接处警工作中,在案件侦察、搜索救援等领域迅速形成技战法,并在南七派出所试点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推广无人机实战应用场景。

全市警用无人机全天候、全时段开展巡逻防控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无人机巡逻1.8万余架次,累计飞行时长达6000余小时。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周勇 通讯员 合公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