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刘千 通讯员 李文芳
在四月的暖阳下,樱花的淡雅芬芳与丁香的馥郁香气交织成春日的诗篇。本应自由呼吸、畅享自然馈赠的我们,却常常因“反复感冒”而苦恼。然而,这看似普通的感冒,或许正是过敏性鼻炎在悄然作祟。
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今年爱鼻日的主题是:科学防治鼻病——科技赋能鼻腔健康,顺畅呼吸轻嗅百香。
别让鼻过敏“偷走”你的呼吸自由,当鼻塞、喷嚏、流涕成为春天的阴影,别再误以为是感冒的反复纠缠。科学认知,精准防治,才能让鼻腔重归清爽,让呼吸回归自然。
来源:视觉中国
每周大扫除的这个动作
让她被鼻塞、喷嚏困扰了三年
林女士(化名)连续三年被反复鼻塞、晨起喷嚏困扰,办公桌上的纸巾消耗量是同事的三倍。她曾把症状归咎于"免疫力低下",尝试过泡枸杞、吃维生素,甚至每天晨跑增强体质。
直到一次熬夜加班后,她出现严重的流鼻涕,鼻痒,喷嚏等症状,于是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做了过敏原检测,才发现尘螨过敏才是元凶。
“原来每周大扫除时抖被子的动作,都是在给自己埋雷”,确诊后她购置了专业防螨寝具,每周用55℃以上热水清洗床品,配合规范化治疗,现在终于能一觉到天亮。
每到清明节前后就流泪
“敏感”大叔其实是花粉过敏
张伯每年清明前后就变身“红眼阿伯”,总被老友调侃“上年纪了多愁善感”。
今年清明节,他的症状升级:流泪时伴随剧烈喷嚏,甚至半夜因鼻塞窒息惊醒。过敏原检测显示他对蒿草花粉重度敏感,医生指出这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结膜炎。
“以为老了自然毛病多,差点耽误治疗”,现在张伯建立了“花粉防御体系”:出门必戴密封护目镜,家中安装新风系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最近他正筹备和老伴的草原旅行,随身药包里装着一些防治鼻炎的常用药品。
过敏不是儿童的专利
误把过敏当做感冒治
浙大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周国金副主任医师表示,过敏不是儿童专利,30-50岁新确诊患者年增12%,可能与环境污染、压力导致的免疫紊乱相关。而临床上,90%患者首诊科室错误,把过敏当感冒治可能引发哮喘、中耳炎等并发症。
他提醒,花粉过敏多集中在春秋,尘螨/霉菌过敏四季存在,夜间症状加重。如果晨起连续喷嚏超3个/次,特定场景流泪,夜间固定时间鼻塞,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别让鼻过敏“偷走”你的呼吸自由,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浙大邵逸夫医院“全国爱鼻日”系列公益活动来啦。
活动一:普及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知识
地点:浙大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6号楼4楼诊区
时间:4月11日下午13:30-16:30
活动二:鼻科专家免挂号费义诊
地点:浙大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6号楼4楼B区
时间:4月11日下午
义诊专家:胡孙宏主任医师25个义诊号
活动三:鼻科专家免挂号费义诊
地点: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3号楼4楼
时间:4月11日下午
义诊专家:周国金副主任医师25个义诊号
义诊报名预约方式
1、官微挂号:关注“浙大邵逸夫医院”微信公众号,点击“导诊” -“门诊挂号”-“预约挂号”,选择相应院区,找到相应专家,即可预约。
2、现场自助机预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