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发展数字贸易 助力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8:03:00    

潮新闻客户端 马伟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推动全球贸易形态发生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将数字贸易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以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为重要平台,以制度创新为突破,以数字技术为驱动,率先构建起数字贸易发展的“浙江模式”,为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一、把握战略机遇:数字贸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点

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传统贸易增长动能减弱的背景下,数字贸易正成为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制高点。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2020-2024年间,全球数字交付贸易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总体规模由2020年的4.35万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6.30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7%。占服务贸易比重突破60%。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敏锐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将发展数字贸易作为推进“两个先行”的重要实践载体。

(一)贯彻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浙江立足“数字浙江”建设20年积淀,制定实施全国首个省级数字贸易政策文件,获批全国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推动在数字贸易规则标准领域实现多个全国“首创”,率先开展数字贸易统计并在第三届数贸会上探索性发布了世界首个由国际组织支持的全球数字贸易总额,为提升我国数字贸易领域话语权作出积极贡献。

(二)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举措。面对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传统要素成本上升等挑战,浙江以数字贸易突破“微笑曲线”锁定效应。通过培育阿里云、连连支付等数字服务龙头企业,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创新,实现智能视觉、数字安防等万亿级产业全球市场占有率突破30%。特别是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贸易企业,“杭州六小龙”现象引发热议。2024年全省数字贸易额8218亿元,增长14.5%,连续六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数字贸易已经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金名片。

(三)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在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权争夺白热化的国际背景下,浙江通过数贸会平台发布《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率先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制度,推动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在7个国家落地试点。这些实践不仅为CPTPP、DEPA等国际规则对接提供“浙江方案”,更使杭州成为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方。

二、深化创新实践:打造数字贸易发展的“浙江样板”

坚持“改革破题、创新制胜”的发展理念,围绕“制度开放、平台提升、产业培育”三大维度,构建起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数字贸易发展体系,形成可供全国借鉴的实践经验。

(一)制度创新构建发展新优势。一是规则标准先行。编制全国首个数字贸易领域行业标准,发布全国首个数字贸易通用术语,组建全国首个省级数字贸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率先实现数字贸易统计县域全覆盖。在杭州滨江试点“数据要素X”行动计划,形成数据确权登记、资产评估、跨境流动等10项创新制度。二是监管模式突破。创设“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对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业态实行“沙盒监管”。建立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快速通道,申报通过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三是开放试点深化。落地实施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促进电子商务、清结算等重点行业领域数据跨境便利流动。推动杭州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在数字医疗、智慧物流等领域形成13项全国首创成果。

(二)技术突破培育产业新动能。一是基础研究筑基。实施“尖峰计划”,在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等平台布局量子计算、区块链等基础研究,数字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三年增长超25%。二是场景应用驱动。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体系,推动传化智联建成全球首个“数字公路港”,极氪汽车实现研发设计全球化协同,数字技术对制造业渗透率达65.3%。三是生态体系赋能。构建“百亿基金+百强企业+百家平台”支撑体系,全力招引国家服贸基金二期落户,设立全国首个省级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基金,培育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6个,形成跨境电商、数字金融、智慧物流等产业集群。

(三)平台建设拓展开放新空间。一是做强数贸会国际平台。三届数贸会累计吸引19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发布制度型成果800余项,促成合作项目近200个、总投资额超3000亿元。创新设立主宾国机制,与哈萨克斯坦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互通。二是做优跨境电商生态圈。实施“店开全球”“品牌出海”专项行动,培育近18万家跨境电商活跃网店,海外仓总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义新欧”班列实现数字关务全流程贯通。三是做实区域协同载体。构建“杭州核心+甬金嘉湖联动”发展格局,杭州数字服务贸易占全省超七成,宁波建成全国首个跨境进口万亿级城市,金华义乌小商品城数字化转型带动市场成交额突破6000亿元。

三、锚定未来方向: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

面对全球数字贸易规则重构、技术迭代加速的新形势,浙江将以“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使命担当,切实提升数字领域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增强数字贸易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为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提供更强支撑。

(一)锚定“4+4”重点产业方向,打造浙江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新引擎。我省人工智能、数字金融、数字文化产业基础较好,加上跨境电商具有的领先地位,可重点将跨境电商、人工智能、数字金融、数字文化4个产业作为支撑我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基础优势产业。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结合我省在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等领域具备一定优势,将数据产业、数字健康、低空经济、商业航天4个产业作为支撑我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未来潜力产业。

(二)以数贸会为契机,推动数字贸易开放合作。持续提升数贸会平台国际影响力,广泛对接国际(地区)组织、海外专业商协会、会展联盟机构,联动全球知名专业机构开展国际邀约,发布一批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数据交易等数字贸易领域的标准规则。全面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争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浙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相关固定化电商规则。

(三)以创新平台为载体,增强数字贸易竞争力。完善数字技术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打造新型实验室体系,提升云计算服务、通信技术服务等数字技术贸易业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权和创新能力。以创建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省级数字贸易示范区为抓手,支持各类平台企业深入开展数字贸易领域产业融合创新。

(四)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提升数字开放治理能力。全面落实《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对接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等领域,探索数字贸易业务互通、监管互认、服务共享等方面国际合作。纵深推进杭州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统筹推进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电信服务、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制度创新。

(五)以生态优化为核心,构建一流数字营商环境。推动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创新“科技资本+技术交易+离岸外包”等模式,推动软件研发、工业设计等业务逐步嵌入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建立数字贸易多元化人才培育机制,依托高校和企业探索设立数字贸易产业学院,设置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出口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课程。完善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与援助机制,强化数字贸易法治保障。

(文章作者:浙江省委党校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马伟峰)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