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4月2日电 (记者许维娜)当东方圣贤孔子,遇上西方先哲苏格拉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广西南宁,借助AI技术,一场跨越时空的别开生面“对话”正火热上演。
《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精品案例。人民视频供图
近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论坛创新打造的主题活动之一,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紧扣“人机共创”“人工智能赋能正能量网络传播”主题,正式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精品案例征集展播活动成果。人民网作为《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精品案例的创作单位,分享创作背后的思路与经验。
人民网负责人介绍,该作品是去年在山东“何以中国”活动的爆款。创作团队打造了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数字形象,并让两位思想家以微信通话的形式“相遇”,全网点赞超30万。
去年,人民网孵化了闻一多、张伯苓、孔子、苏格拉底等数字人。从筹备到落地,时间跨度不到一年,科技实现了巨大进步,数字人形象愈发鲜活,画面更加高清,制作周期也越来越短。
回顾创作历程,人民网团队表示,AI技术的“快”与人类智慧的“深”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孔子数字人团队为例,为了塑造好孔子形象,团队整理了超过10万字的素材,经过反复锤炼,最终呈现出的内容不到1000字。而贯穿其中的“仁”和“善”理念,成为指导AI创作的根与魂。
《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精品案例。人民视频供图
2022年,人民网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就已成为科技部首批20家“标杆实验室”。据介绍,为了让中国主流价值融入AI,实验室下足了“笨功夫”。通过人工设问、人工作答,并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实验室建设了包含20万个重大敏感问题的“主流价值语料库”。目前,商汤、讯飞、腾讯等大模型应用该语料库后,较好地实现了价值对齐。实践证明,人工智能需要人类智慧来引领。
近日,人民网与广西桂林市达成战略合作,借助“AI桂林”助力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同时,人民网还与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签约,围绕数据要素、人工智能两大领域展开合作,以“小切口、大服务”的创新应用模式,为未来发展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更多成果值得期待。
据介绍,两年前在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人民网还首次提出了“用AI治理AI”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