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廊桥文物保护培训班开班现场)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4月16日,由湖南省文物局主办的“廊桥文物保护培训班”在通道开班,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及全省100余名文保工作者齐聚侗乡,开启为期3天的理论研习与田野实践。
(“廊桥文物保护培训班”授课现场)
此次培训聚焦廊桥建筑技艺、文化价值及数字化保护等核心议题,系统解析湖南风雨桥地域特征与保护策略。培训期间,参训人员实地考察坪坦风雨桥、芋头侗寨古建筑群,通过专家现场教学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探索廊桥科学化保护与活态传承路径。同时,本次培训班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协作机制,为湖南省廊桥保护三年行动提供智库支持,助力构建科学化、专业化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通道侗族自治县作为“中国木构廊桥之乡”,现存116座廊桥,其中13座入选国家级文保单位。当地依托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创新打造“一江五桥”文化地标,将双江河畔五座风雨桥融入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实现交通功能与民俗活动的有机统一。
参训学员认真学习(以上照片均由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军 通讯员 林庚菊 刘洋 摄)
参训学员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统筹推进廊桥保护、研究与管理,激活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内生动力。目前,通道已形成300余人的木构技艺传承梯队,并通过实景演出《戊梁恋歌》等创新实践,探索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全媒体记者 彭军 通讯员 林庚菊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