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70岁了还能闯过这一关。”日前,铜仁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退休老干部林某康复出院时激动地说。他因肺结节,在胸心外科接受微创手术,消除了肺部“隐患”。
林某有多年烟龄。1年前,他在铜仁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体检,肺部一块云絮状阴影引起医师关注。阴影独一、密度低且直径达10毫米,于是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将信息转至胸心外科(肺结节专科)。由于林某是初诊,当时肺结节也不是典型高危结节,接诊医生建议他3个月后复查。
因身体没有明显不适,林某没有把医生的忠告放在心上。当他1年后又一次体检时,CT 显示结节变大了。于是,他再次来到胸心外科,希望能找到治病良方。胸心外科主任王俊主任仔细比对两次胸部 CT 片子后,明确告知该肺结节的危险性,要求他立即住院接受手术,并且该手术并不复杂,微创即可。
林某有些意外,身体没有不适,吃饭、睡觉、生活没有任何不妥,并且在一年前,把烟也戒了,为什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肺结节需要手术呢?对此,王俊主任为他做了详细的健康科普,打消了他的疑虑,决定住院接受治疗。
林某住进医院后,血糖检查结果显示,血糖高达22.6mmol/L,正常空腹血糖范围为3.9-6.1mmol/L。胸心外科又请内分泌科为他治疗血糖。达标后,为他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主刀医生邓朝勋副主任医师在王俊主任指导下,精准实施了胸腔镜下左上肺舌段切除术+淋巴清除术。病理诊断为早期腺癌。术后5天林某康复出院。
当前,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很多人定期体检时,发现肺结节。有人焦虑,有人因没有症状而无所谓,那么什么是肺结节?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呢?
据胸心外科专家科普,肺结节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疾病,可以理解成肺结节就是肺的“伤痕”,任何致病因子损伤肺以后,都会在肺上留下“痕迹”,这种致病因子可能是外来的,比如胸外伤、空气中的各种微尘、微生物、化学物质等等。也可能来自身体内,比如血液里面的微栓子、移行的细菌、肺肿瘤细胞、转移的肿瘤等。这么多的因素理论上都可能会形成肺结节,可想而知,肺结节怎么能不多呢?这样也就明白了绝大多数肺结节是暂时性停留在肺里面的病变,也会被身体的“警察”免疫系统清除的,属于良性结节,无需太多担心!
但是,有少数肺结节,需要提高警惕,因为大多数肺癌的早期表现就是这种肺结节!一般来说从肺结节演变成癌需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癌前病变-腺瘤样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微浸润腺癌→浸润腺癌,若进入微浸润及癌阶段,后续常常需要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如果早期阶段能够得到及时诊治,绝大多数患者术后无需任何治疗,因此,早发现、早治疗以肺结节为主要表现的肺癌患者,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现阶段治疗肺癌的最好手段。
目前,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疾病,非常凶险,一旦发病,治疗手段有限,效果差强人意。大量的医学证据显示,如果在肺癌还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早期阶段,我们就能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把肺癌消灭在“萌芽阶段”。早期肺癌手术后,大约92%的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因此如何在千差万别的肺结节中,鉴别出高危的肺结节,需要有经验的胸外科医师帮助判断。林某是不幸的,古稀之年患上肺部疾病;幸运的是,其病变在“萌芽阶段”,在铜仁市人民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进
一审 阙成岱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